红网时刻新闻8月2日讯(记者 向力 实习生 张桂婷)8月2日上午,“中国作协湖湘行”第二批嘉宾30人以及部分省内出版社负责人和中央媒体记者来到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近距离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
第二批嘉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国内各大出版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州委副书记廖良辉,州领导杨彦芳、向宏国、邓建英等参加活动。
拦门酒醇香飘散,苗家阿妹歌飞扬。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苗族阿妹用热情的山歌、醇厚的拦门酒来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
2013年以来,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以首倡之地行首倡之为,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同时也涌现出文学作品《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人间正是艳阳天》《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歌舞剧《大地颂歌》,电影《十八洞村》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大姐现在除了卖书和腊肉,还是村里的‘形象大使’,每月可从旅游公司领1500元工资哩。”“大姐”石拔哑家是嘉宾们在十八洞村走访的第一站,石拔哑穿着苗族服饰,笑容满面地在门口迎接,得知是北京客人来考察,打招呼的语言也从苗语转换成了普通话。
辞别石拔哑家,嘉宾们又来到十八洞主题邮局、幸福人家农家乐、龙德成家院坝,看到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听到村民们由衷流露的感恩之情,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进一步向往。
“湘西州非常值得我们作家作者来挖掘,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的灵感,也可以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第二次来到湘西的重庆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邱振邦认为,作家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变化和幸福感提升,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讲好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来源:红网
作者:向力 张桂婷
编辑:杨姝
本文为回龙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